末伏到 暑热近尾声

发布日期:2022-08-18  新闻来源:  编辑:刘华秋 刘 硕 蒋 萃

  



“三伏”,据说是古代秦德公最先提出的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“伏”是隐伏起来避暑的意思。三伏是一年里最热的时期。

三伏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(这天是这年的初伏始日)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,每伏10天,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。

末伏,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,俗称“秋老虎”。末伏早晚较凉快,白天阳光依然剧烈。

末伏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,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,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!末伏有“三忌”和“三宜”。

一、忌食瓜

民间习俗:秋瓜坏肚,立秋之后,不再吃西瓜。末伏以清补为主,凉性食物尽量少吃,以免损伤阳气。可以适当多吃些应季水果,比如葡萄、苹果、梨等。

二、忌贪凉

末伏早晚气温降低,但是白天气温依然较高,昼夜温差加大。此时取凉要有节制,不要吃太多的冷饮,不要猛吹空调,避免损伤脾胃阳气,积聚湿寒。

三、忌吃辣

末伏益清补,原则上,以清淡为主,多补充蛋白质。尽量不要吃刺激性强的东西,如果食用太多辛辣食物,容易上火、燥热。末伏已入秋,秋主肺,此时吃辣,容易生燥,冬天更容易咳嗽。立秋可多食酸、甘味食物,佐以苦味食物。

一、宜清补

末伏已在立秋之后,要开始注意贴秋膘。一个夏天的燥热,造成了大量的排汗,体内空虚,要进补。但是暑热未去,所以不能大补,要清补。

二、宜补脾养胃

夏天吃了太多的冷饮、吹了太多的空调,脾胃湿气很重。此时吃点红小豆、茯苓、山药、芡实,可以中和养胃、健脾益气。

三、宜润燥安神

虽然已是末伏,但是依然要注意秋老虎。有时候,中午的气温依然堪比盛夏,炎热的环境,让人心烦意乱。俗话说:荷莲一身宝,秋藕最养人。多吃藕,既可以养阴清热,还能润燥止渴,清心安神。从初伏一路汗流浃背地走来。末伏至,也意味着我们心心念念的秋季即将到来。

晚风悠悠,心情舒适,自在快活。

今日末伏,愿送君“三福”,祝君末伏安好!

    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
黑ICP备09058955号-1 Copyright (c) 2009 hljmus.org.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
地址: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:0451-53644151 传真:0451-53622745 邮编: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
开馆时间:周二至周日;9:00~16:30(15:30停止发票)
年均访问量:362874人次

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